RS232/RS485与其说是一种协议,不如说是一种标准。RS232/RS485是基于UART通信协议产生的概念。但是UART通信协议只是规定了数据应该怎么发,什么时候发,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。比如高电平位1,低电平为0,那么高电平到底是多少V呢?3V?5V?UART协议没有给出,同理,低电平也有这样的疑问。而且还有抗干扰能力差,通信距离短等特点。所以有了RS232/RS485等标准。
RS232
RS232从接口和信号两个方面进行了规范:
- 接口
RS232规定,使用一个25引脚的DB-25连接器,并对连接器中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进行规定,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;后来IBM将RS232简化成了DB-9连接器。目前工业控制的RS-232接口一般只使用RXD,TXD,GND三条线;
- 信号
标准规定,逻辑”1”的电平为-5v到-15v,逻辑”0”的电平为+5v到+15v(相对于GND的电压),选用此电气标准的目的在于提高抗干扰能力,增大通信距离,一般传送距离可达15m;
RS485
RS485再次进行改进,实现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。该标准允许连接多个收发器,可以搭建一个设备网络。
- 信号
RS485规定采用差分信号进行数据传输,两线之间电压差-2v到-6v表示逻辑”0”,两线之间电压差+2v到+6v表示逻辑”1”。以此减少噪声信号干扰,延长通信距离,可以达到1500m;因为电平信号低,所以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;
- 接口
RS485采用两线制,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扑结构,在同一总线上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节点;因为采用两线制,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都需要使用这对差分信号线,所以只能采用半双工的方式工作。